关东摄影网

发布作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11|回复: 3

为什么去新疆,因为“援疆”不是给予而是一路学习

[复制链接]

34

主题

164

帖子

48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推荐
1
精华
0
封面
0
在线时间
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9-16
发表于 2016-6-1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杨静 于 2016-6-1 13:06 编辑

什么去新疆,“援”不是给予而是一路学习

赵春江撰文\摄影
改路.jpg
发配路: 这条如今叫“连(云港)霍(城)的高速路上,当年林则徐走了6个月。
这就是半睡半醒的“碎想”。
18年了,一切都已经物非人非。
只有想去看看“将军府”、“林公渠”。

3.jpg

北疆路上,长途汽车顺道在伊犁夜泊,就产生了这个念头。一首诗如明月天山跃然脑际:
出嘉峪关感赋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山峻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淆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4.jpg

这是清末民族英雄林则徐被贬谪新疆伊犁路过“万里长城”最西端嘉峪关所写四首诗中的第一首。我不懂诗,但我能懂诗人的人格与情怀。

无法想象,一个“贬官”,人生观、历史观如此坚定;一个“贬官”,还能在伊犁大兴水利,留下了“林公渠”,至今造福西域人民。

没有收获的是朝廷,当它意识到自己错了的时候,“八百里加急电令”回召林则徐,但是,历史也同样不给它机会了。一位历史的老人,怆然倒在了“复职”的路上。
我不太赞成“历史由后人评说”这句话,至少是百分之五十不感冒儿。因为即使是“后人”,也不一定比“前人”站得高看得远,有很多时候情形恰恰是相反(在乎山水之间也)的。

因为,历史总需要一些提着脑袋当灯笼的前行者,与我们这些耷拉着脑袋用灯笼照路的人是两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8

主题

3946

帖子

2万

积分

光影使者

推荐
392
精华
4
封面
0
在线时间
111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7
发表于 2016-7-10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图配美文[s:97]欣赏,学习[s:1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64

帖子

48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推荐
1
精华
0
封面
0
在线时间
3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9-16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跟你学 发表于 2016-7-10 12:26
美图配美文欣赏,学习

问候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1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推荐
677
精华
270
封面
30
在线时间
166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6-1
发表于 2017-2-18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关东摄影网 ( 吉ICP备2021009872号-2

GMT+8, 2025-4-28 22:29 , Processed in 0.048042 second(s), 3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