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八的传说 夏历,传说是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的生日。这一天,在释迦牟尼的诞生地——尼泊尔南部的蓝毗尼,成千上万的信徒们都要前来朝拜,朝拜仪式一直要延续好几天。 在我国,,是一些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之了。 贵阳附近的苗族人,每逢,便身着盛装,欢欢乐乐地集聚在贵阳喷水池旁,吹笙奏笛,纵情歌唱,纪念历史传说中的民族英雄亚努。解放后,这一天成为当地各族人民友好团结的聚会日。布依、侗、水等少数民族还把这天作为“开秧节”“牧童节”,人们吃糯米饭,让耕牛休息。湖南江水县的瑶族,是姑娘们的“斗牛节”。因为这个节日只限于未出嫁的姑娘才有资格参加,所以又叫“阿妹节”、“女儿节”。这个“斗牛节”并非让二牛相斗,这天,主要活动是聚餐和举行竞赛性游戏。 古时候,,妇女们都要去娘娘庙赶庙会。相传:“楝树庄上住立脚点一家姓王的,母子俩相依为命。王妈的儿子王艺发,一表人才,心灵手巧,经人介绍与桃花庄的花大姐结为夫妻。那花姑娘一过门,好吃懒做,欺丈夫,骂婆婆。特别喜欢在头发上下功夫,不是擦油,就是插花,人们叫她“花头娘”。在赶庙会时,她一反常态,假装孝顺,为婆婆烙了油饼,准备午间备用。王妈妈喜出望外,路上正巧遇见花头娘的娘家妈。王妈妈一边乐呵呵地说着儿媳妇的转变,一边掏出油饼给老亲家吃。没吃几口,亲家脸色发青,七窍流血,中毒而死。王大妈吓坏,急忙找人捎信回家。花头娘到庙上一看,原来死的是她娘家妈,不过一个时辰,便气绝身亡了。打这以后,每逢赶娘娘庙会,那里的老人都讲花头娘的故事,教育媳妇要孝敬婆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