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杏花 杏花,是春天的代表与标志。农历2月末3月初,山里尚未换上绿装之时,漫山遍野的杏树,便摇动着婀娜的身姿,孕育着新的生命。它先是繁枝润红,进而隆起蕾芽,接着满树骨朵,加之细雨浸润花苞怒放,似锦如霞,真是“不待春风遍,烟林独早开”。占尽早春春色,令人感受到那种充满无限生机的季节。 杏花,有“娇容三变”之术。古人把杏花形容为土生土长的“花界丽人”。唐人薛能吟杏花是“活色生香第一流”:宋人朱淑真咏杏花是“独将娇艳冠花曹”;杏花之美不仅在于其娇而艳,而且还在于她“容颜”三变。凡是细心的人都可看到,杏花开放有三个阶段:含苞初吐,花作艳红,如旗似焰,红光闪闪,晶莹璀璨。这时或者花是红色;怒放大绽,其色趋淡;如脂、似粉,红白相间,鲜润俗滴,此时杏花是粉色;待到落时竟成纯白,如絮似雪,飘飘洒洒,朴素轻盈。为此,宋人杨万里写诗赞道:“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古人认为,赏杏花以红时为佳,因而宋人谢枋得诗中有“杏花看红不看白,十日忙煞游‘春车’”之句。 杏花,是历代诗人之崇物。“落梅香断无消息,一树春风属杏花”。杏花之美,为古往今来的诗人所称道。南京人陈咏编辑的《全芳备祖》一书,收录了前人咏吟杏花的诗词歌赋就有80余条,其中有很多佳作名句。如李商隐云:“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叶绍翁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李峤形容杏花是“叶暗青房晚,花明玉井春。”诗人宋郊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只因这个“闹”字,把杏花写活了,时人争诵,戴上了“杏花尚书”的桂冠。 杏花,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先开花后出叶,花落叶出,花,叶不在同树共处。正像王安石所吟的那样:“独有杏花如唤客,倚墙斜目数枝红。”这就打破了那种“好花也得绿叶扶”的常规。 收藏于 2008-1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