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摄影网

发布作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47|回复: 22

2011年,我参加了“抗联记忆”大型采访......

[复制链接]

742

主题

3937

帖子

1万

积分

光影使者

爱摄影 爱新闻 爱音乐

推荐
35
精华
0
封面
0
在线时间
23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6-17
发表于 2015-8-31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年,我参加了“抗联记忆”大型采访......
    2011年,为纪念“九·一八事变”8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6周年,当年9月15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吉林市经济广播电台、吉林市电视台等单位发起的大型新闻采访报道“抗联记忆”,从北山革命烈士陵园出发,途经磐石、桦甸、敦化、安图、汪清、靖宇、集安、通化,历时7天,往返2400多公里,于21日胜利结束。我作为唯一听众代表,见证历史,缅怀英雄,深感荣幸,同时也向英雄们学到了难以忘怀的事迹。
寻迹抗联历史,弘扬抗联精神,跨越八个地市、行程两千余公里,9月15号到21号,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市经广台、电视台的采编人员,市党史研究室、市爱心车队、中心医院、邮储银行吉林市分行的员工代表,加上我,共15人,组成“抗联记忆”采访小分队,奔赴我省的磐石、桦甸、敦化、安图、汪清、靖宇、通化等地,寻访抗联遗址,采访党史专家、英雄后人。
    采访过程中,抗联名将杨靖宇将军的后人马继民,两次陪同小分队实地踏查,共同见证采访小分队踏上抗联路的重要时刻。
    同时,我市当年的国防教育宣传日活动也在现场启动。吉林军分区、市国防教育办公室,在现场设置国防法规知识展区和我市国防教育工作成果展区。
    9月15日上午九点,大型新闻采访报道“抗联记忆”启动仪式在庄严肃穆的北山革命烈士陵园举行。感谢到场的领导、同仁,社会各界朋友给予我们的关注和支持。行进在通往磐石的路上,一路上经常可见金灿灿的稻田。在当地宣传部、党史研究室相关领导的引领下,顺利到达地点并找到预先约好的采访对象。为“抗联记忆”采访开了个好头。
    中午11点,采访小分队来到磐石市明城镇玻璃河套村的玻璃河大桥下,当时的吉林市委党史研究室一处处长杜晓丽介绍,玻璃河套村是磐石抗日根据地中心区域,是当时的区委所在地。是我党在东北建立的第一块抗日根据地。村里的老书记、68岁的杨忠海老人告诉我们,他曾听与杨靖宇一起战斗的姥爷讲过发生在玻璃河套流域的抗联故事。他的姥爷曾在位于富民村生财沟屯的红军医院帮忙,他的三个儿子都牺牲在战场。当年在附近的幸福村还有抗联战士居住过的红军洞。
    徒步走进永兴村猪腰岭屯一块玉米地里,我们找到了当年抗联整编大会遗址,石碑上依稀可见“猪腰岭屯纪念地”几个大字。白发苍苍、71岁高龄的磐石政协原文史办主任邓晓溪同志指着石碑介绍,1933年9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在磐石县玻璃河套猪腰岭正式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永兴村党支部书记于焕德介绍,当年杨靖宇曾在此地召开大会,号召村民“拔掉坏萝卜”,还曾住在百姓家里,并留下信件、照片,告诉村民以后有困难就找**。村民感念党的恩情,那份团结和热忱之情保留至今。据“先头同志”讲:在八月份踏查路线时,因为雨天泥泞,采访车陷进玉米地,是村民用手扶拖拉机拽出车子,才得以脱险。
    一路上弯道、土路多,所以时而颠簸。为寻找石碑钻进玉米地,从头到脚一身土,有的同行胳膊还被玉米叶划伤。马不停蹄连续采访三地,下午两点才在“红石砬子”吃上面包,但大家好像都忘了饥饿。
    在松涛阵阵,溪水潺潺的“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磐石政协原文史办主任邓晓溪介绍,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位于磐石市朝阳山镇红石砬子山,形成于1932年,是南满地区早期根据地之一,曾出土当年革命先烈使用的武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等大量革命文物。
    在磐石红光中学李红光将军生平事迹展厅,学校团委书记王楠向我们介绍了红光中学的历史,以及红光精神对学校师生的影响。
    9月16日,在桦甸杨靖宇密营纪念地的每处历史遗址和仿建遗址,红石国家森林公园护林员、义务讲解员吴艳滨,激情澎湃地向我们介绍了抗联将士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而杨靖宇著名的“四不打”战术,又是他爱民亲民的一个重要见证。“四不打”即:“不能缴获武器的仗不打、不杀伤敌人有生力量的仗不打、地形不利的仗不打、给老百姓造成伤害大的仗不打”。这些战术和政策,也是抗联将士能战胜敌人、受到百姓拥戴的保证。
离开杨靖宇密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弯道颠簸和近两个小时艰难的攀登,我们找到了位于桦甸夹皮沟镇牡丹岭的魏拯民烈士殉国地,更是亲身感受到抗联将士斗争环境的艰苦。磐石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鹿仕霖向我们介绍了魏拯民烈士的生平;夹皮沟镇旅游办潘爱国老师回忆,他在这里曾看到当年抗联将士用树皮充饥后留下的三截树,“当时他的门口有三块木头,皮早就剥没了,当时魏拯民他们把老皮剥掉后吃嫩皮,用石头对着石头,磕碎后,用茶缸底石头钉上眼儿,筛成同样大。”他说当年有位村民陈三央在冬天趟着河水以免留下足印为战士们送玉米粒,还谈到了夹皮沟镇今后将继续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计划;放弃家里农活为我们做向导的、夹皮沟镇金沟村菜戗子屯58岁农民魏子正说起他曾听老人讲过的魏拯民牺牲前的场景。
    魏拯民烈士殉国地所在的牡丹岭是此行我们攀登的第一座也是最难攀登的一座高山,当地人称这里是老岭,足见其险峻。往返三、四公里,近两个小时的攀爬中,脚下的山路坡度很大、落满树叶的土质也特别湿软,稍有不慎就会滑倒,特别是在接近目的地处的一段路要踩在石头尖上、扶着树枝才能通过,寒风中,大家的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最后,小分队的老少成员以及桦甸宣传部、夹皮沟镇政府的领导都一起来到了山顶,并看到了后来修建的纪念碑,模拟当年魏拯民居住地建造的地窨子。在当年埋葬烈士遗骨的小墓碑前,我们敬献了白酒和水果,向烈士三鞠躬,表达敬意。
一行人当中,有四十多年来每年都来这,也有十多年前来过一次的,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随着近年来文物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原来没有路的地方踩出了一条山路,纪念地各项设施也保存较好——这些是让我们欣慰的。
    9月17日,曾两次参加重走抗联路的敦化市党史研究员、83岁的杨明谷老人,拄着拐杖带一行人寻访抗联遗址和纪念地,在延边敦化北山烈士陵园,一行人首先参观了烈士陵园展览室。杨老师介绍了著名的三大敦化战役。随后,我们沿着300多级台阶,登上了革命烈士纪念塔。这是此行我们攀登的最高的一座纪念塔。登上这座高耸如云的纪念塔,难度不亚于登山。但是工作人员每天都要登上来做保洁等工作。
    在翰章广场,杨老师介绍了敦化人通过各种方式纪念家乡英雄——陈翰章将军的情况。敦化人为了纪念陈翰章,将他的出生地命名为翰章乡,当地中学也命名为翰章中学,还在陈翰章墓地和市区建起多座纪念碑。
    在位于翰章村的翰章墓,杨老师介绍了翰章生平,陈翰章——土生土长的敦化人,作为抗联英雄,讲起将军当年的故事时杨老师仍是激动不已。“我小的时候正赶上日本鬼子和陈翰章作战,那时候我们也出去看,一会东山枪响,一会西山枪响,敦化是他的主战场”。
    在东北抗日斗争的日子里,陈翰章有勇有谋,多次予以日军重创。1940年12月8日,由于叛徒出卖,陈翰章在掩护战友突围过程中身负重伤,被敌人残酷杀害。陈翰章的外甥鄢成:介绍了听家人讲过的舅舅艰苦抗战、宁死不屈的故事。“日本人用刺刀把他牙齿撬开,把他的舌头割掉,又用刀把他眼睛剜掉,后来用砍刀把他头颅砍掉。”
    说到家乡英雄陈翰章将军至今不能身首合一的遗憾时,杨老师和鄢成都热泪盈眶。(2012年6月13日,陈翰章将军的遗骨实现身首合一)。
在寒葱岭战迹地,杨老师介绍了著名的寒葱岭伏击战。“我们现在所在地就是扎口袋的口袋嘴,他一共是十二台汽车,当时把第一台汽车放过去了,从第二台开始打,很快就把松岛讨伐队消灭了,后来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日本将军。寒葱岭这一战,既是东北抗日史上漂亮的作战,也是解放军军史上一次重要的战斗。这次战斗已被收到中国军事大百科丛书中。”最后他指着当年因曾助抗联战士打赢伏击战、而被敌人砍断的林木,动情地说:“七十年后,现在这树又是郁郁葱葱,敌人是一枕黄粱、枉费心机!”
    下午,在延边安图县茶条沟火车站,也是1934年东北抗联第2军独立师第1团袭击日军铁路守备队的战迹地,安图县关工委主任金万春指着当年敌人在当地建造的碉堡、营房等真实遗址,讲述“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的抗联故事。以及大义灭亲的女将军许成淑的故事。
    9月18日,在位于梨树沟的、十多公里长的小汪清根据地,汪清县关工委主任崔锦哲介绍,这里共有尖山战斗遗址、被服厂、医院、东满特委所在地遗址、抗联将士殉国纪念碑、小汪清惨案纪念碑、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伊田助男、抗日少年金锦女等22块纪念碑,完整再现了东满特委指挥东满游击队抗日斗争的历程。
    值得一提的是为抗日军送10万发子弹的义田助男的故事——他在当年的遗书中写道——亲爱的中国游击队同志们:我看到你们分撒在山沟里的宣传品,知道你们是**的游击队。你们是爱国主义者,也是国际主义者。我很愿和你们会面,同去打倒共同的敌人,但我被法西斯野兽们包围着,走投无路,我决心自杀了。我把我运来的十万发子弹赠送给贵军。它藏在北面的松林里。请你们瞄准法西斯军射击,我虽身死,但革命精神长存,祝神圣的共产主义事业早日成功!关东军间岛日本辎重队**员义田助男 一九三三年三月三十日
    随后我们还来到东满特委书记童长荣烈士陵园------这些遗址保存倾注了当地关工委三位老人的心血,他们的目标是实现“全国有井冈山,吉林有小汪清”。一行人不禁感慨,小汪清有大精神!
    9月19日,在靖宇县崇里林场,我们找到了那尔轰会师纪念地遗址。这是此行最难找的一处遗址。约三公里长的一段路岔道很多,当地人也会迷路。下山时,小分队部分成员险些迷路。靖宇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孙永靖介绍,1935年8月底,第二军军政治部主任李学忠率第2团两个连150人与活动在蒙江的第一军第二师的部队在蒙江北部的那尔轰胜利会师。为庆祝这次会师,两支部队在一起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大会。
下午,在靖宇县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在象征将军牺牲前用以掩护、而与敌人激战的杉松树前,将军后人马继民讲述爷爷鲜为人知的故事。(原树是一棵直径为0.6米粗的扭筋槭树,后因年久干枯朽烂。靖宇人民于1965年春将这棵杉松移植此处,用以缅怀先烈,意寓将军英灵永存,万古长青。)
在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县民政局副局长李立斌,分别在当年那尔轰会师时使用的长条案子和靖宇将军留在百姓家中的马鞍前,追忆当年的场景。馆长付冬梅告诉我们,这里的讲解员最多时一天要讲十多场,连饭都吃不上。
   9月20日,在通化集安阳岔的一段铁轨前,听集安原党史办主任、78岁的李重勤老人讲述当年阳岔战役的情景。当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摆脱国内外的困境,拼命掠夺中国东北的资源,特别是东边道地区的矿产资源,从而加快修筑通集铁路的进程,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为阻止这一阴谋,抗联部队痛击了阳岔工区的敌军,拖延了工程进程,打乱了日军侵略计划。
    在通化县兴林镇大荒沟村的白家堡惨案纪念地,我们看到了纪念碑、死难同胞坟墓。兴林镇党委副书记李超讲述了白家堡惨案发生的历史背景和经过。李书记是此行采访年龄最小的讲解人,27岁的他是去年到任,当天是他第一次正式讲解,却将20分钟的惨案历史,声情并茂地讲出。据了解,当地每任领导和村民都会学习并传承这段历史。瞻仰后,我还在死难同胞墓前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哀思。
    9月21日,在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我们首先在杨靖宇烈士陵堂向英雄敬献花圈,在东北抗联纪念馆,通过讲解员以及通化革命烈士陵园管理处副处长高镜远的介绍,我们对抗联历史有了更系统的了解。最后一站的现场报道,所有队员共同喊出:“红色记忆、抗联精神、勿忘国耻、强我中华”。
    ——历时七个昼夜、跨越八个地市、往返行程近2500公里,我们跋山涉水、穿沟越岭,寻访30多处抗联遗址和纪念地,采访20多位党史专家、英雄后人、当地百姓。
    在央广《新闻和报纸摘要》《新闻纵横》、央视《新闻联播》、吉林市经广台《松江潮声》、市电视台《直播江城》《江城新闻》、吉化电视台、《吉化报》播发近四十次现场报道、消息、专题,每天在吉林根网播发图文影音报道,并被中广网、凤凰网等媒体转载报道,还接受了敦化、汪清、通化等地媒体的采访报道。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让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民族,强我中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2

主题

3937

帖子

1万

积分

光影使者

爱摄影 爱新闻 爱音乐

推荐
35
精华
0
封面
0
在线时间
23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6-17
 楼主| 发表于 2015-8-31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絮1
00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2

主题

3937

帖子

1万

积分

光影使者

爱摄影 爱新闻 爱音乐

推荐
35
精华
0
封面
0
在线时间
23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6-17
 楼主| 发表于 2015-8-31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絮2
00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2

主题

3937

帖子

1万

积分

光影使者

爱摄影 爱新闻 爱音乐

推荐
35
精华
0
封面
0
在线时间
23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6-17
 楼主| 发表于 2015-8-31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絮3
00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2

主题

3937

帖子

1万

积分

光影使者

爱摄影 爱新闻 爱音乐

推荐
35
精华
0
封面
0
在线时间
23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6-17
 楼主| 发表于 2015-8-31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絮4
00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2

主题

3937

帖子

1万

积分

光影使者

爱摄影 爱新闻 爱音乐

推荐
35
精华
0
封面
0
在线时间
23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6-17
 楼主| 发表于 2015-8-31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絮5
00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2

主题

3937

帖子

1万

积分

光影使者

爱摄影 爱新闻 爱音乐

推荐
35
精华
0
封面
0
在线时间
23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6-17
 楼主| 发表于 2015-8-31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絮6
00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2

主题

3937

帖子

1万

积分

光影使者

爱摄影 爱新闻 爱音乐

推荐
35
精华
0
封面
0
在线时间
23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6-17
 楼主| 发表于 2015-8-31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絮7
00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关东摄影网 ( 吉ICP备2021009872号-2

GMT+8, 2025-4-30 20:11 , Processed in 0.043039 second(s), 3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