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摄影网

发布作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雾竹

绝壁上的阿布洛哈

[复制链接]

1796

主题

1万

帖子

9万

积分

版主

省摄协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推荐
1346
精华
186
封面
10
在线时间
30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11
发表于 2016-3-13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山里真实的写照,欣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429

帖子

2889

积分

银牌会员

摄影给我带来自信和快乐。

省摄协会员

推荐
47
精华
3
封面
0
在线时间
22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3-24
发表于 2016-4-13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富有大爱的毕老师致敬!毕老师的长年深入麻风病区康复村,投入了无限的爱,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毕老师用精彩的照片给我们讲述了康复村的生活,图文并茂、精彩纷呈。让我感受到了摄影人的责任和担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主题

1093

帖子

4757

积分

银牌会员

QQ
推荐
71
精华
3
封面
0
在线时间
9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4-2
发表于 2016-4-18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毕老师致敬!!!向富有爱心的大姐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19

主题

5万

帖子

28万

积分

光影大使

人间正道是沧桑

推荐
3939
精华
376
封面
24
在线时间
149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1
发表于 2016-5-24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毕”老师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主题

350

帖子

3616

积分

银牌会员

省摄协会员

QQ
推荐
84
精华
5
封面
0
在线时间
3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9-27
发表于 2016-5-27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榜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3

帖子

515

积分

高级会员

省摄协会员

QQ
推荐
2
精华
0
封面
0
在线时间
6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3-5
发表于 2016-7-5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毕老师致以深深的敬意!!!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55万

积分

光影大使

QQ
推荐
14277
精华
1312
封面
70
在线时间
1141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1-16
发表于 2016-7-22 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833

帖子

3418

积分

银牌会员

笑对人生

QQ
推荐
34
精华
3
封面
0
在线时间
1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8-5
发表于 2016-8-22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摄影是一种责任

    我早就说过,摄影是一种责任。看了毕利新关于大凉山、关于麻风村的摄影,我更加确信了自己的这一认知。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中国已经进入全民摄影的时代,单是拿着单反相机的人也有几千万了吧?但是面对着“你为什么要摄影?”这样一个问题,却有不少人无从回答。在吉林省的一个摄影QQ群里,我曾问过这个问题。有人回答说:“玩呗?”我想这个人的回答具有很大的代表性。摄影能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摄影可不就是个玩!只是有的人玩出了花样,玩出了门道,就成了“大师”,而多数人,一辈子也就是玩玩而已。
    但我想说,玩并不是摄影的惟一功能,摄影的本质是记录,摄影的使命是为人提供自然与社会的影像信息。摄影是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重要工具,自然地,摄影也就成了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帮手。真正有价值、有生命力的摄影作品不是玩出来的,而是用汗水甚至生命换来的,不是那些仅供茶余饭后消遣品味的风花雪月,而是那些让人看了心生震撼的自然和社会的现实。
    摄影的这一属性,决定了摄影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情感。有成就的摄影人,往往就是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到现实生活中挖掘主题,用镜头反映人民的愿望和呼声。毕利新就是这样一位有着责任感的摄影人。
    我与毕利新,相识在精英博客。2012年,她到大凉山支教后,我们曾经多次联系。但我没想到,一个女人,一个50多岁的女人,竟能在4年的时间里,8次走进大凉山,而且是到人们“谈麻色变”的麻风村里,与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并结下亲人般的感情。我是新华社的老记者,我自认为自己也是很有责任感的,也是很能吃苦的。但是和今天的毕利新相比,差得可就远了。
关于大凉山的片子,我看过不少,但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恶劣的环境,呆滞的眼神,甩着大鼻涕的儿童。这些片子,往往是一走一过,走马观花,没有时间,没有地点,带着很强的猎奇味道。而在毕利新的片子里,人物有名有姓,故事有时间有地点,是真正的纪实摄影。在这里,你看到的不仅是贫困,更有那生命的活力,生活的乐观、环境的变化、彝族人民的坚韧坚强和对新生活的渴望。用当下时髦的话说,是满满的正能量。这也从摄影的表现上,体现了毕利新的责任感。
    我曾经想同毕利新一起去大凉山,但从她发回的片子看,那个坐落在悬崖峭壁上的村子,我是上不去的,我恐高,一看到悬崖峭壁腿就软了。毕利新也是60多岁的人了,她还能去几次,也不好说。但我坚信,以她那种对摄影的责任意识,无论到哪,也无论拍什么,她都会做出自己独特的成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关东摄影网 ( 吉ICP备2021009872号-2

GMT+8, 2025-9-19 19:56 , Processed in 0.259847 second(s), 5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