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摄影网

发布作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42|回复: 17

木把文化的遗存之鸭绿江木排

[复制链接]

479

主题

245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知足常乐

Rank: 7Rank: 7Rank: 7

QQ
推荐
217
精华
9
封面
0
在线时间
16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30
发表于 2014-7-17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指正
过哨口.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245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知足常乐

Rank: 7Rank: 7Rank: 7

QQ
推荐
217
精华
9
封面
0
在线时间
16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30
 楼主| 发表于 2014-7-17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木把”文化唯一的遗存                 
                                  —— 鸭绿江木排
               
     崔建中

    放排,是一种原始的、通过河流运输的生产方式,主要有三个环节:编排、放排和拆排。
        编排就是把原木组合在一起,在江上形成一个平面。首先把先入水的原木用锚在江中固定住,然后按原木的粗细、长短和大小,有序地排列,用臭李子、元枣子藤条串连在一起。排的形状尤如燕子的展翅,头小而尖,中间大两旁仿佛长出两个翅膀。编出的排从远处看仿佛是一条长龙。木排在江中每天能行40公里,从放排到收排要经过一些时日,人们又在木排上搭个人字形的窝棚,用泥巴做出简易火盆,支上架子,可以在排上吊锅做饭和遮风挡雨(现在条件好了,朝鲜放排人也采用移动式保温房了)。
        “放排了!”随着号子的响起,一串串鞭炮劈了啪啦作响,收了锚,木排顺流而下。放排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身强体壮;二是必须熟习水性。一个木排根据大小少则两三个人,多则十多个人。其中有一个叫“大招呼”,其实是舵手---在排的前头用舵棒掌舵,其他人则分别在木排各个边沿用撑和棹矫正方向。
        木排到了港口该收排了,木排便逐渐向岸边靠拢。快到边沿时,需要五六个人拿着一根大绳,大绳的一头拴在木排上,另一头是削了尖的木橛子。几个人拉着绳子,喊着号子,一顿、一顿地使木排减速,大约得顿五六次,木排的速度减缓了,大家便用力把木橛子插到沙滩上,然后放下锚,开始拆排。
长白山绵延千里,孕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也孕育了鸭绿江、松花江和图们江三大河流。旧时“木帮”在长白山放排走鸭绿江、松花江两条黄金水路,俗称南流水和北流水。其中,南流水从长白县冷沟子顺鸭绿江一直放到老安东(今辽宁丹东)的沙河口,一路全长790公里,木排要走二三个月才能抵达。南流水放排的历史悠久,考古证明在1000年前唐代渤海国时期就开始了。但长白山森林的大规模采伐始于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以后的一百年左右,到20世纪初达到高潮。据《长白县志》记载,1924年,仅长白县就有200余家木场,俗称“木把”的伐木工和放排工达2万多人,每年成排600多张。“木帮”放排曾是白山黑水间极其壮观的一景。庞大宏伟的排队绵延几公里,浩浩荡荡穿行于崇山峻岭间,成为当时一道壮丽的风景。后因过度采伐和拦河筑坝,东北全境仅剩下了长白-临江这一处。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逐渐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加强了森林保护,90年代,国家对包括长白山区在内的众多山林实行了封山育林,各地森林采伐量锐减,鸭绿江上的木排也因此逐年减少。地处鸭绿江上游,代表着长白山区木材采伐,放排历史也到此终结,中国东北“木帮”这一古老行业也从此消失。现在,在鸭绿江上能够看到的是朝鲜的排工还在使用这种原始、节能、耗时的生产方式,也是亚洲唯一一条界江上的“木把文化”遗存。
    鸭绿江水流湍急,放排穿行于深山峡谷中,河床主要由石砾和裸岩生成,险恶之处甚多。当地人把这些险滩、江汀、礁石、陡崖称为恶河或哨口。鸭绿江上有名有姓的险哨就有80多个,最著名的四个是“孩儿哭”、“妈妈叫”、“纺线车子”、“老虎哨”,其他如“秧歌儿汀”、“黑瞎子哨”、“甩弯子”,也是每年都收去不少灵魂的险地,对放排人而言它们就是“鬼门关”。因为排在水面上看似平稳,排下面其实已形成暗流,若不小心掉下木排,就会被卷入排底,很难出来。若遇恶劣天气过哨,浪飞雾走,水花砸人,排撞礁石,木堆如山,从生到死仅短短几分钟。
为图吉利,排工放排时有很多避讳,每日早餐不分筷子,碗上不搁筷子,言语力避与搁浅、翻排、撞散、折断等险情有关的词语。晚间则不拘,年长有经验者,指点次日放运途中可能遭遇的险情和对付办法,临行则力避言险。
因集安云峰电站将鸭绿江隔断,不能放排至入海口,现在朝鲜放排人将排放至临江苇沙河段云峰电站库区(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慈江道中江郡)后,将一个个小排重新组合成大排,用动力船牵引到云峰电站库区大坝--拆排,再用起重吊车将木材吊过大坝装载到火车上,运送到其他目的地。
鸭绿江上放排的逐渐消失,虽然使古老的“木把”文化保留更加困难,但这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推动的社会进步。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收起 理由
晓晨 + 5 铜币:+5(晓晨) 优秀文章
金鹰 + 5 铜币:+5(金鹰)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245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知足常乐

Rank: 7Rank: 7Rank: 7

QQ
推荐
217
精华
9
封面
0
在线时间
16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30
 楼主| 发表于 2014-7-17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编排入江 .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245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知足常乐

Rank: 7Rank: 7Rank: 7

QQ
推荐
217
精华
9
封面
0
在线时间
16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30
 楼主| 发表于 2014-7-17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放排队伍.jpg    放排队伍1.jpg    过了险滩的瞬间悠闲.jpg    过临江.jpg    过浅滩.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245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知足常乐

Rank: 7Rank: 7Rank: 7

QQ
推荐
217
精华
9
封面
0
在线时间
16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30
 楼主| 发表于 2014-7-17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朝鲜青年铜矿.jpg    停排休息.jpg    通过朝鲜青年铜矿2.jpg    过险滩-2.jpg    过险滩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245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知足常乐

Rank: 7Rank: 7Rank: 7

QQ
推荐
217
精华
9
封面
0
在线时间
16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30
 楼主| 发表于 2014-7-17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休息站.jpg    休息站1.jpg    悠闲的放排人.jpg    云峰库区--拆排.jpg    起重吊车将木材吊过大坝装载到火车上.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245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知足常乐

Rank: 7Rank: 7Rank: 7

QQ
推荐
217
精华
9
封面
0
在线时间
16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30
 楼主| 发表于 2014-7-17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拆排1.jpg    云影水中天地阔  木排山上荡清流.jpg    长排.jpg    牵排  .jpg    初冬的放排人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2453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知足常乐

Rank: 7Rank: 7Rank: 7

QQ
推荐
217
精华
9
封面
0
在线时间
16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30
 楼主| 发表于 2014-7-17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鸭绿江.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关东摄影网 ( 吉ICP备2021009872号-2

GMT+8, 2025-4-28 18:09 , Processed in 0.044830 second(s), 4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