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照:塔河街头卖豆腐的刘大姐》拍摄手记 这组照片拍摄于2018年12月16日,拍摄地点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塔河县。当天我从加格达奇起早开车赶往漠河,上午10点多钟到达半程之地塔河,天寒地冻,我决定在塔河把早餐和午餐放在一块吃了。我吃饭的地方是塔河一处比较繁华的街路,路口有几个卖东西的商贩,其中就有刘大姐的豆腐摊。饭后出来,我看到刘大姐三轮车上有一袋袋的冻豆腐。零下30度的低温,天然冻成的冻豆腐才有我小时候吃的味道。10块钱三袋,我把冻豆腐拎上车,打算继续赶路,但卖豆腐的刘大姐让我产生了拍下她的念头。我从车上取出相机回到路口,和刘大姐说明来意,她半点都没含糊,一口答应。就这样,我从当天上午11点一直拍到中午12点。 刘大姐个子不高,身形稍胖,面色红润,牙齿整齐洁白。最让人过目不忘的是她一身行头:蓝色暗花加厚定做羽绒服,棕色棉裤,大号暗绿色迷彩大头鞋,头上最里面是一顶粉色手工织成的毛线帽子,帽子外面竖裹一条白色的纯手工毛线脖套,脖套外面是羽绒服的防风防寒帽子,帽子的脖颈处又扎了一条短围巾,及膝的红黑相间格子围裙,胸口处缀着一只小白兔的图案,收钱的挎包斜背在身,双手戴着露三指的手套,有时她会把双手放进一个大号的黑色细条绒的暖手棉套筒内。刘大姐这身行头应该是御寒工作做到极致了,衣服虽然臃肿甚至不太新,但非常干净。 趁刘大姐不忙时,我会和她聊上几句,她问我从哪来到哪去,我问她卖豆腐卖了多少年。闲聊当中我得知刘大姐夫妇都是60多岁的人了,她们从20多岁开始就在塔河当地卖纯卤水的大豆腐,因为豆腐干净、块大、口感好、价格公道,她们的豆腐很受当地人欢迎。她的老伴老家是吉林省四平地区的,因此我们也算上是吉林老乡了。刘大姐和老伴每天起早加工豆腐,上午俩人骑三轮车在不同的街口出摊卖豆腐。刘大姐忙时,我会离开一段距离,端起相机找合适的机会去拍摄。就这样,在大兴安岭腹地的一座小城,热爱摄影的我和素昧平生卖豆腐的刘大姐算是结了缘。 刘大姐人很热情,不管买不买豆腐,凡是她认识的人她都会主动和人家打招呼。那些成为她顾客的买主,她更是先报以真诚、灿烂的笑容,那笑容是从她心底发出的,特别感染人。遇到新顾客提出的质疑和挑剔,她往往应对得干净利落,回答问题斩钉截铁,这一切都源自于她对自己豆腐品质的绝对信心。遇到心情差的顾客,她会一边付货一边陪人家唠家常。不论是环卫工人还是衣着光鲜的人,哪怕是不下车的出租车司机,她都会热情服务。她用铲子铲起豆腐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像捧着自己的孩子。她卖的鲜豆腐因为怕冻,上面盖着一层小棉被,每当掀开的时候,总会有热气升腾,空气里会弥散淡淡的豆香,这个时候如果有顾客动作迟缓或者态度犹豫,她会怕豆腐凉了而十分焦急。顾客多的时候,她很会招呼客人,不会有谁被冷落;没有顾客的时候,她会倔强地咬自己的嘴唇平息心中的急迫。有时她也会面向路口,把目光投向熙来攘往的人流、车流。塔河当天是个睛天,中午时分气温仍在零下20度以下,刘大姐坚守着自己的小豆腐摊,呼出的气息在她头上和肩膀上凝结成了洁白的霜花,即使有较大幅度的活动,那些霜花也没有从她身上掉落。在寒冷的塔河街头,卖豆腐的刘大姐无疑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她脸庞绽放出来的笑容自然、纯净、真诚、动人! 快到12点时,刘大姐给自己的老伴打了电话,不一会儿王二哥推着悬挂“民乐土楼王老二纯卤水豆腐”牌子的三轮车来了。刘大姐上前去和老伴打招呼,在街头,俩个人对视的瞬间,高大魁梧、面色黝黑的王二哥露出了憨憨的笑容。 和刘大姐夫妇道别后,我踏上了去往漠河的征程。2019年1月3日家中的晚饭,我吃到了刘大姐的冻豆腐,绝对好吃!好人品,好豆腐!从漠河回来已经10多天了,我把在塔河拍摄刘大姐的近300张照片筛选出26张,命名为【塔河街头卖豆腐的刘大姐】。塔河是地广人稀的大兴安岭地区的一方小城,在这里,刘大姐过着幸福、简单、寻常的日子。和她相比,我们有比她更富足安逸的物质生活,但很多时候,我们的内心却疲惫不堪、并不快乐。塔河街头卖豆腐的刘大姐是一面镜子,她让我们静下心来去思考很多。 祝福刘大姐、王二哥,愿你们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