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竹 发表于 2016-8-26 12:09

王景和 发表于 2016-8-22 20:27
摄影是一种责任

    我早就说过,摄影是一种责任。看了毕利新关于大凉山、关于麻风村的摄影,我更加确信 ...
景和大哥,刚刚看到您的这一篇有着切身感受和充满真情的点评文章。
今年是我行走大凉山的第五个年头。在最近的两年,我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每一次访村我都觉得,这是最后一次进山了。但隔上一段时间,我会去翻看拍过的片子,就会想,那些地方现在怎么样了?就会有冲动,收拾行装再次出发。
看过凤凰网卫视一篇文章:比恶疾更难消除是偏见。文章说,麻风不仅是一个健康问题,也是一个人权问题。直至今日,如何彻底消除对麻风病人及其家属的歧视,是医学之外的更大挑战。
我相信在本世纪麻风病一定会被彻底消灭。然而,消除对麻风病康复者以及他们子女的社会歧视,却是艰难而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今年七月我再一次去了凉山,除走访了布拖县的阿布洛哈村,普格县的森科洛村和喜德县的前进村外,还随项目办走访了环境更为恶劣的昭觉县康复村。这期间,听到的看到的康复村的村民们受到的种种歧视和不公平待遇,让人十分无语。因为社会歧视,康复村的孩子小学毕业无法就近读初中,只能去台湾记者张平宜建的越西康复学校读初高中,所需读书费用来自社会公益组织捐助。而同样地处高山险地的两个村庄,一个在政府迁村计划中,另一个,因为是康复村而留守。
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和社会的努力,这些村庄也许会慢慢消失,麻风带给康复者和他们后代的歧视、自卑和伤痛也一定会成为过去。而我所能做的,就是在我还能行走的情况下,尽力去多些康复村现状的记录,尽力去多些康复村村民溶入社会这个过程的记录,如果这些记录能为一些公益机构提供一些有用的资料,这也是我心所愿。
谢谢景和大哥几年来一直的关注和鼓励。
您是我的榜样。您做了几十年的记者,退休后以您对农村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用整整十年的时间重点考察拍摄各地乡村。您的摄影巨著《最后的乡村——乡土中国影像志》,不但是您十年心血的凝聚,更为中国农村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迁留下了生动祥实的影像资料。您是吉林人的骄傲!
深深的,谢谢您,景和大哥!!

王景和 发表于 2016-8-26 21:47

利新你好!我写下上面那些话,不是为了激励你,我是佩服,是感动,是激动,也是想表达一种心情。你好像也是属鸡的,今年应该60了。60岁以后,身体往往是一年不如一年。所以保重身体是第一要务。在这一前提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是上策。另外,你积累的片子已经很多了,该整理归类,进一步发挥作用了。

王景和 发表于 2016-8-26 21:56

麻风村的问题,最终解决还得靠政府。当初,把他们赶到山区就放任不管了,生育无节制,致使问题越来越多。如果康复者确已不再传染,政府就该一视同仁,把他们迁回内地。孩子读书的费用也该是政府,而不应该仅靠志愿者。

王景和 发表于 2016-8-26 21:57

这是另外的问题了,不再讨论。

雾竹 发表于 2016-8-27 12:03

王景和 发表于 2016-8-26 21:47
利新你好!我写下上面那些话,不是为了激励你,我是佩服,是感动,是激动,也是想表达一种心情。你好像也是 ...

景和大哥,我懂了您的意思。我会保重自己,让自己量力而行。同时我要把心静下来,试着整理这几年的凉山拍摄。

酒酒艳阳天 发表于 2016-9-2 15:54

震撼,致敬~

立亚 发表于 2016-10-10 15:26

深入就会有机会,图文都非常棒,向你致敬!

石泉wu 发表于 2016-10-29 22:53

学习!致敬!
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查看完整版本: 绝壁上的阿布洛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