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46楼(飘亚飘) 的帖子
问候飘亚飘老师!您这一席话,让我感触很多。退休之后能有自己的爱好,关键是能有这么多的热情和精力,这是多让人羡慕的事情啊!同时也真的给我们后辈树立了一个特别好的榜样!我想,365影像工程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哪一幅照片,也不是哪几幅照片,它体现为一种体系的力量,一种整体的力量。这种体系,来自于数量和时间,也来自于老师和朋友们的认真投入和热情参与。
我所说的控制力,就技术层面讲,指的是构图、光圈大小、快门速度多少、加不加滤镜、启不启用一些技术手段(如闪光后帘同步)等等,也包括后期的一些调整。比如说构图,画面右下角那个箱子纳入纳入进来,应该是在我的控制范围之内的,我如果不想让它进来,我就要移动一下位置。而这些,就盲拍这个方式来说,不是太容易做到的。控制力,就思想层面来说,指的是作者想通过照片表达什么样的一种情绪、观点或情感,这个作者必须心里非常清楚,并很清楚想充分表达出这种情绪、观点或情感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作为保证。简单说,就是作者知道自己到底想拍啥。
老师,我倒是觉得您完全不必背上什么包袱,想怎么拍就怎么拍,才好。快乐,是唯一的原则。任何其他的东西,都不配成为我们摄影的原则。
回 48楼(王诗戈) 的帖子
十分感谢王诗戈老师的详细指导。原以为技术层面的提高只是能使用相机就行了,现在认识到相机的一切技术都是为拍摄照片服务的,只有在拍摄中熟练地综合运用好这些技术,才能使所要拍摄的照片得以比较正确的表达。按下快门是瞬间的,但一张好的照片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得到。看来在摄影方面,我又到了一个需要转折的时候,我会很好地学习、体验和实践。老年摄影有玩的意图,但更有学习提高的内容。我很尊敬那些极限运动者,他们也是在玩,但追求的目标更高,甚至要付出生命。相比,摄影就显得轻松一些,有前人的经验,加之各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我会试着走的更远。
回 49楼(飘亚飘) 的帖子
建议老师拍摄一些民俗题材的东西,开始时可以和几个人一起去拍,感觉上手之后再自己拍。这和您目前的拍摄风格比较接近,也容易找到伴儿。春天到了,拍照的好时候来了,期待老师更精彩的作品!
回 51楼(王诗戈) 的帖子
老师的建议非常好,我会抓紧补充一些民俗方面的知识,熟悉一些民俗摄影的常识,做些前期准备工作。目前,还是安下心来拍长春市的街头纪实摄影。这是我为期一年的学习和实践计划。计划结束后还要带着问题求教各位老师。春天真的快到了,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多,整个城市也显得更加活跃。365影像也将迎来第一个春天,我会很好的珍惜。谢谢老师,并问好。 好拍摄 好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