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仁元 发表于 2013-4-21 08:52

回 40楼(徐光) 的帖子

吉林省缺的不是相机,而是思想.......很赞成徐光老师的意见......会拍的人很多,能拍好的人也不少,但真正有思想的人把片子拍好,却未必有很多............徐光老师,好欠不见,给提个要求,没事必须给这个版块写几篇文章.......期待着......不读你徐光老师的文章,我的思想都僵化了.......还有那个宝乾兄! .....问好!

王诗戈 发表于 2013-4-21 11:33

       谢谢水母会飞老师!
       是啊,绝大多数影友刚开始奔着摄影去都是出于喜欢的,可为什么会越玩越累呢(心里累,嘴上还要硬气,结果是更累)?我觉得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欲望,一个是权力。
       人的欲望基本也就那几个,名,利,性。追求这些都是人之常情,都很正常,累就累在欲望难填,总是不满足,也累在总是琢磨着满足欲望的手段,心眼耍大了就触犯法律和道德了。国内有些摄影人,追求的明明是这些,却偏偏总要高谈“艺术”,倒是显得小家子气了,谈大扯了就显得虚伪了。
       权力,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里是无孔不入的,每个人都摆脱不了,就连摄影论坛也不能幸免,本来就是个玩儿的地方,却也脱不开权力的影响。中国摄影人,这么多年,有意无意地总在跟着权力走。一股脑地往西藏扎,往元阳扎,其实在很多时候背后都有一只权力的大手在推动。我们就像一只只玩偶,被权力摆弄来摆弄去,很多人身不由己言不由衷,能不累么?就算是从心里往外愿意跟着权力走,也是个累,因为权力走得太快了。

王诗戈 发表于 2013-4-21 11:45

        感谢享受摄影友参与讨论贡献观点!
       解海龙希望工程组照的大获成功,确实属于个人拍摄行为与国家意识形态相契合、后者成为前者强大助推力的典型例子。他拍的属于教育问题,但教育包含问题极多,牵涉面极广,还有太多的问题没有被摄影深入触及到,都值得好好拍下去,即便是希望工程,也照样可以做文章。
       “高手更要注重交流。我承认摄影是个孤独行为,要提升需要沉寂。但不交流,不撞击,却往往会被时代落在后面。” ——极赞同这个观点!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至少在长春能够先形成这样一个氛围。

王诗戈 发表于 2013-4-21 12:05

       感谢徐光老师参与讨论!
       我在上边的帖子说过,追求名利没有错,但就像徐光老师说的,急功近利就错了。急功近利或许能让你获得一大堆小奖小名小头衔,但就摄影上的成就论,那是半点都沾不上边的。当然,这也要看个人的追求,如果真能满足于小奖小名小头衔,那也好。其实吧, 数码摄影这东西,挺容易让人取得小成绩的,很容易把人弄晕乎了,摆正心态真的挺难的。
       非常赞同徐光老师对摄影思想性的强调!当代艺术的思想性取向,是再明显不过的事情了,有些被广泛认可的艺术作品技术含量已经非常低了,取胜之道就在于思想内涵(但要想把摄影做好,还是要把技术基本功练得过硬才好,不然恐怕难以走远)。如果我们强调摄影的艺术性,那恰恰是不应该再反复谈论光影构图色彩这些形式上的东西,恰恰应该强调摄影的思想性和社会性。

徐光 发表于 2013-4-21 16:25

回 41楼(徐仁元) 的帖子

谢仁元版主夸奖。

俺只是胡诌而已,荒野之人无拘无束的惯了。

各位海涵。

光头明 发表于 2013-4-21 19:44

拜读精品,受益匪浅

王诗戈 发表于 2013-4-21 22:50

       感谢各位老师!
       为什么说我们身边到处都是可拍的题材呢?为什么说业余爱好者有时反而会有更便利的拍摄条件呢?我举一个例子,山东摄影师宁舟浩的当代纪实经典组照《单位》。宁舟浩是济南地税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单位》里面呈现的环境就是他的工作环境。





王诗戈 发表于 2013-4-21 22:51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关东摄影网看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