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鸟
太平鸟 太平鸟为鸟纲太平鸟科的鸟类。体长18厘米,翼展34-35厘米,体重40-64克,寿命13年。属小型鸣禽,全身基本上呈葡萄灰褐色,头部色深呈栗褐色,头顶有一细长呈簇状的羽冠,一条黑色贯眼纹从嘴基经眼到后枕,位于羽冠两侧,在栗褐色的头部极为醒目。颏、喉黑色。翅具白色翼斑,次级飞羽羽干末端具红色滴状斑。尾具黑色次端斑和黄色端斑。
栖息于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杨桦林中。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时候多成群活动,有时甚至集成近百只的大群。主要以油松、桦木、蔷薇、忍冬、卫茅、鼠李等植物果实、种子、嫩芽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体态优美、鸣声清柔,为冬季园林内的观赏鸟类。
大太平鸟:太平鸟属雀形目,太平鸟科的鸟类。太平鸟通体灰褐色,具羽冠;颏、喉黑色,尾羽先端黄色;虹膜暗红色;嘴黑;脚、爪黑色。在国内为冬候鸟,在东北、内蒙古及华北一带均可见到;新疆;四川、福建等地偶尔遇见。太平鸟为我国的旅鸟及冬候鸟,集结成大群在辽宁以南西至新疆、南至福建、台湾的广大地区越冬。秋季迁来的时间较晚,为各种旅鸟的后队;一般最早为11月初,迟来者可在次年1月,个别年份可在9月中旬出现。共分化为两个亚种,中国有一个。羽色绚丽,常被饲为笼鸟,供观赏用。
小太平鸟为鸟纲太平鸟科的鸟类,体长约16厘米。尾端绯红色显著,与太平鸟的区别在黑色的过眼纹绕过冠羽延伸至头后,臀绯红。次级飞羽端部无蜡样附着,但羽尖绯红。缺少黄色翼带。一般生活习性与太平鸟相似,以植物果实及种子为主食,秋、冬季所见的食物有卫矛、鼠李,兼食少量昆虫。分布于西伯利亚东部及中国东北部,越冬至日本及琉球群岛。不定期繁殖鸟见于黑龙江的小兴安岭。越冬鸟群有时至中国湖北及山东。极少数在福建、台湾及华中有记录。
大小太平鸟的区别:小太平鸟与大太平鸟区别在黑色的过眼纹绕过冠羽延伸至头后,尾端显绯红色。而大太平鸟尾端是黄色。因此辨识时,请注意尾端颜色和头部黑色过眼纹两处。
精美 精彩,动静相宜,问好! 精彩拍摄为你点赞 漂亮 美图 精彩拍摄 学习点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