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在哭泣
《七律·登长城远眺》李祚忠登上长城天下雄,燕山如海碧葱葱。千年胜貌留佳话,万里英姿见太空。塞北岭原云际尽,关南楼厦日中宏。朝朝修筑工程大,赖有人民建此功!《长城保护条例》2006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国家首次明确宣布,将对长城实行整体保护。《条例》规定,长城上禁止从事取土、取砖(石)或者种植作物、刻划、涂污等7种活动。至此,长期遭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双重损毁的万里长城终于有了"护身符"。有关人士希望,《长城保护条例》能够真正固我万里长城,不要使这一人类文化遗存在人们的遗憾和叹息声中消失。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秦始皇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除运土、运砖可以用毛驴、山羊能爬山的牲畜外,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以想见,没有大量的人群进行艰苦的劳动,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长城,作为一顶伟大的工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曾专程考察长城全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徐龙国认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是祖先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保护好长城,就是保护好我们的民族历史,就是保护好我们的民族文化,就是保护好我们的民族自信,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据明代史料记载,长城全长约6300公里,所以被称为万里长城。"但这个名字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失去意义。"2006年9月27日,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在陕西省榆林市参加驻华使节走长城活动时痛心地说,"调查显示,明长城有较好墙体的部分已不到20%,有明显可见遗址的部分已不到30%,墙体和遗址总长不超过2500公里。在一些人迹罕至、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长城实际上已经消失殆尽了。"欣赏老师作品精彩纪实 欣赏佳作! 精彩纷呈! 精彩 精彩好拍,欣赏、点赞、问好! 精彩拍摄欣赏学习! 精彩欣赏老师佳作